宜蘭縣97年度資源回收相關作業之查核追蹤管制及宣導活動計畫-期末報告定稿本
中文摘要 |
本計畫執行期程自97年5月30日至98年5月29日止計12個月,主要分為兩大工作「資源回收稽查作業」及「資源回收宣導活動」,相關作業均詳實推動及執行,本計畫執行之成果重點說明如下:
一、辦理限制產品過度包裝工作
本計畫巡查人員主要依據環保署「限制產品過度包裝執行手冊」及「限制產品過度包裝稽查作業原則」規範,執行限制產品過度包裝稽查工作,共完成查核1,214家次共32,381件指定商品查核(平均110家次/月,優於合約規範100家次/月)查獲5件疑似違規,相關內容除提報環保局外並鍵入環保署資料庫進行後續追蹤管理;此外並配合國立臺灣傳統藝術中心及宜蘭縣糕餅同業公會辦理2場針對產品包裝減量宣導。
二、辦理限用對象稽查工作
(一)本計畫針對限用購物用塑膠袋及塑膠對象,共計完成查核4,257家次(平均387家次/月,優於合約規範260家次/月)當中限制塑膠袋(含保麗龍)4,155家次、生鮮托盤、紙杯減量及免洗餐具102家次,查獲兩件未依提報內容更換包裝,現已限期完成改善。
(二)本計畫針對限制乾電池製造輸入與販賣稽查管制工作,已完成931家次(平均85家次/月,優於合約規範52家次/月),指定電池6,924件及2,180 件附指定電池物品,查獲1件違規,主因為確認字號失效,相關內容已提報環保局後續辦理。
三、辦理責任業者違反資源回收相關法令稽查
本計畫已查獲未標示回收標誌及未登記之責任業者或未標示材碼或標示錯誤,共計71件(平均6.4件/月,優於合約規範5件/月)主因為未標示回收標誌,皆已協助環保局移送或告發。
四、11大販賣業者逆向回收稽查取締及宣導工作
本計畫針對11大販賣業者,共完成查核11大販賣業者1,166家次及速食業者16家次查核(平均106件/月,優於合約規範100件/月)並達成總列管家數(520家)至少查核1次以上,調查其廢棄物之回收管道、資源回收量及其流向清查與提報,並針對回收標示、回收桶放置位置等進行查核,皆能於現場立即完成改善。
五、巡查管理及資料庫建置與更新、擴充及維修作業
本計畫稽查作業過後皆會有大量表單資料,皆藉由環保署EEMS網路作業平台,作為責任業者與販賣業者查核資料的彙整與成果統計,在乾電池管制政策、過度包裝、水銀體溫計作業部分,環保署也在相關網頁中設置了查核紀錄資料庫系統,各項巡查紀錄皆確實由業者代表簽章。
六、宣導活動及講習說明會
(一)資源回收相關活動及說明會。
本計畫已完成辦配合本縣府相關單位、鄉鎮市公所、社區、學校等活動辦理20場次宣導作業,達成宣導人次數5,412多人次以上,期望透過多元、活潑之辦理方式將環境保護耕深民心,且更融入生活。
(二)垃圾減量、資源回收大型宣導活動
已完成辦理『2009台灣燈會在宜蘭』資源回收宣導花燈展及『資源永續、環保超人』資源回收宣導活動暨兒童繪畫比賽等2場次大型活動,以富有教育性、育樂性之方式呈現,吸引民眾踴躍參與,提高宣導效果並擴大教育層面,宣導人次數約20餘萬人次。
(三)製作資源回收宣導品
已完成採購宣導品:購物袋、四色筆、太空瓶、粉蠟筆、布尺、環保筷等項,共計3,500份作為宣導活動之輔導工具。
(四)運用電子媒體、平面媒體宣導
本計畫透過廣播(中廣、正聲)、有線電視、客運車內廣告(葛瑪蘭)共計達成595則電子媒體宣導(優於合約規範300則);此外配合大型活動擬定新聞稿,提供平面及電子媒體刊登,共計完成PCHOME新聞、奇摩新聞、中晨新聞網等共計11篇網路媒體及2篇平面報導等。
七、辦理指定業者違反資源回收相關法令處分案件之催繳及法務作業
本計畫共協助環保局辦理11件環保署交辦之未依規定登記、申報、繳費之指定業者進行現場查核並作成書面紀錄。
|
中文關鍵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