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品質經營維護管理、北宜高速公路空氣品質監測暨一般廢棄物資源循環及低碳示範社區推廣計畫
中文摘要 |
本計畫統計本縣本年度PSI年平均值為41.4,較99年(42.9)改善,且空品良好等級的比例為73.0%,並無空氣品質不良日(PSI > 100)之產生,顯示宜蘭縣空氣品質仍然良好;唯100年宜蘭地區PM10及O3較去年同期分別增加2.95 %及3.85 %;另細懸浮微粒濃度94年~100年監測數值介於17.3~21.7 μg/m3。分析懸浮微粒月平均濃度通常以2~5月之濃度較高。而在100年PM2.5平均濃度較去年增加約7.96 %,其中宜蘭站及冬山站分別增加11.66%及4.40 %。
於空氣污染防治方面,99年宜蘭縣空氣污染防制目標僅NOX削減量因老舊機車淘汰未達預估目標;而100年空氣品質及逸散污染源目標均符合目標;在削減量方面,VOCs及CO削減量方面,因推行機車保檢合一制度,且自100年起取消訂檢復驗補助費用,導致100年定檢不合格率降低至4.29%,與原推估定檢不合格率8%有差異造成未達目標值;此外未達成目標之項目,在固定污染源管制目標方面,僅固定源稽查管制改善完成率;在移動污染源管制目標方面,有使用中柴油車納管率、轄區油氣車新增設籍數(輛)及轄區油電混合車新增設籍數(輛);在逸散污染源管制目標方面,為重點道路洗掃作業。
本計畫針對雪山隧道內外空氣品質監測分析,本計畫於100年1月29日至100年3月3日,完成雪山隧道外開徑式空氣品質連續自動監測,其監測結果比對車流量統計數據可得知SO2、NO2及CO污染物濃度偏高時段,均於車流高峰期,另比較平日與假日車流量對各污染物濃度之影響,發現各污染物於假日時均測得較高之濃度;另本計畫亦完成34天之雪山隧道內空氣品質監測,監測結果顯示南下隧道車流量均大於北上隧道,但各污染物濃度均小於北上隧道,其主要原因為北上路段為爬坡路段,且受地型、車速、隧道口風壓及風向所影響,車輛排放之廢氣易增加且因北上隧道風速較弱,故監測數據顯示隧道污染物濃度高於南下隧道。在PAHs採樣分析作業方面,背景空氣中氣狀物PAH濃度則與一般空氣類似,未有明顯高濃度現象。南下上風處(離隧道入口約1.5公里處)空氣污染程度約為背景PAHs濃度之2倍;南下下風處(離隧道出口約1.5公里處)空氣污染程度約為背景PAH濃度之5~10倍。北上上風處(離隧道入口約1.5公里處)空氣污染程度約為背景PAHs濃度之8倍;北上下風處(離隧道出口約1.5公里處)空氣污染程度約為背景PAHs濃度之20~25倍。
本計畫進行隧道內設備品保品管及風機啟動評估,在南下隧道內18號人行橫坑內執行結果,可發現CO濃度兩監測儀器變化趨勢均相同,另由誤差百分比來看,當濃度較低時誤差百分比較大,主要隧道內之CO濃度監測設備為偵測器,偵測極限濃度比周界大氣監測儀器之偵測極限濃度高,因此在低濃度的偵測誤差較大。另外在隧道內36號人行橫坑監測結果,可發現CO偵測濃度於車流量低時,CO濃度降低很緩慢,因此在夜間或凌晨時段車流量少時,兩監測儀器之誤差百分比差異頗大,顯示隧道內36號人行橫坑之儀器有問題,因此本計畫於監測後立即通知坪林行控中心,而坪林行控中心也於12月22日後開始進行故障維修作業。此外針對風機啟動評估方面,當車流量在每小時2000~2500輛時,建議至少開啟18台風機即可維持CO濃度在22ppm以下。
|
中文關鍵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