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新竹縣政府進行本計畫之目的包括調查霄裡溪之水質水量,選定一處進行工程規劃設計現地水質處理設施,以削減排入霄裡溪之污染負荷,並將調查所得之水質與水量資料,應用水質分析模式模擬本縣境霄裡溪之水質水量變化情形,俾能掌握本溪流之污染及可能改善之情況。本報告之主要成果摘述如下:
1. 水質水量調查結果:
(1)本契約要求沿霄裡溪進行十五處之水質水量調查,根據本研究調查結果,霄裡溪之溶氧(DO)介於5.0~7.6 mg/L,懸浮固體物(SS)介於3.8~755 mg/L,化學需氧量(COD)介於N.D.~16.3 mg/L,生化需氧量(BOD5)介於N.D~7.0 mg/L,氨氮(NH3-N)介於N.D.~2.82 mg/L,總磷(TP)介於0.047~5.0 mg/L,硝酸鹽氮介於0.78~3.78 mg/L,亞硝酸鹽氮介於0.01~2.34 mg/L,凱氏氮(KN) 介於0.4~2.94 mg/L,總氮介於1.42~8.48 mg/L。其中BOD、SS及NH3-N於較差情況之數值雖偏高,但該測點非屬於高水量河段,對於霄裡溪整體流域之污染影響有限。
(2)鹿鳴坑幹線排水(採樣點#4)於連續監測水質時發現,其水質SS落在6.1~10.7 mg/L、COD落在5.1~20.9 mg/L、BOD5落在<2.0~9.4 mg/L、NH3-N落在0.26~3.27 mg/L,尤其是凌晨至白天時段其水質最差,屬於特定時段污染排放高情況。另汶水溪(汶山坑幹線;採樣點#10)亦有此情形,於連續監測水質變化時發現,SS 落在8.3~50 mg/L、COD落在11.5~109 mg/L、BOD5落在4.0~37.7 mg/L、NH3-N落在0.65~5.63 mg/L,其數值高低差異甚大,汶水溪污染主要在清晨時段,此與上游養豬戶作業時間(一般養豬戶在清晨4點~5點時清洗豬舍)可能有極大關係。
2.現地處理設施:
基於用地取得難易、特定污染源有效削減及可提供民眾環境教育與休憩場所等因素之考慮,本計畫場址經評估及現勘後,選擇霄裡溪與汶水溪交界處之面積約0.97公頃之河川高灘地,規劃設計現地水質處理設施。本現地水質處理設施之水質處理系統採用人工濕地為主要處理設施,為使人工濕地之污染負荷符合其承受量,進流水先導入預鑄式前處理設施單元,本系統之整體設計容量為835立方公尺/天,可削減汶水溪之污染量:BOD 4.3公噸/年、COD 8.6公噸/年、TN 1.5公噸/年及TP為0.6公噸/年。
3.霄裡溪水質模式分析
本計畫為解析霄裡溪之污染負荷量對於各河段之水質與水量變化情形,特應用美國環保署開發的QUAL2K水質分析模式,模擬本溪流受點源污染排放下,分析霄裡溪之水質變化。本報告及其附件提出分析結果,可供新竹縣政府做為未來進一步研擬霄裡溪水質管理及檢討水體水質標準之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