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度桃園縣空氣品質細懸浮微粒與臭氧成因及管制策略評估計畫
中文摘要 |
本研究的計畫目標主要在研究分析桃園縣O3及PM2.5的成因,並據以研擬管制策略。整體研究分為幾個層面,依次為龍潭站臭氧成因探討、無機鹽的密集觀測及其與臭氧生成的關係、臭氧管制方向、未來情境說帖的擬定、交通源排放物觀測,以及根據所有研究的結果提出建議管制策略方案。以下摘要其內容 :
首先是臭氧成因探討,本計畫將上年度在桃園站與今年度在龍潭站進行臭氧前驅物觀測一起分析,發現桃園地區發生高臭氧的綜觀天氣並非在特定單一情形,且臭氧分布呈現區域性的分布特徵。桃園縣的臭氧前驅物不僅來自移動源亦來自工業排放,而且,生物源也有一定程度的貢獻。臭氧前驅物來自工業排放的部分,本計畫發現OVOC可能扮演決定性的角色,控制OVOC的排放或許就可以控制臭氧超標的情形。第二是無機鹽的密集觀測及其與臭氧生成的關係,本計畫發現SO42-的逐時濃度與O3逐時濃度遞增有相似趨勢且存在數小時遲滯現象,顯示二次SO42-無機鹽類生成與大氣中光化氧化能力有關,但桃園縣各測站SO2濃度並不高,顯示跨境傳輸可能為來源之一。第三是臭氧管制方向,本計畫利用CMAQ模式的過程分析技術,發現VOC-limited區域主要分布在從龜山、八德、桃園市往西南連結國道一號到中壢市、平鎮市的一條帶狀,向東北可延伸至新北市南方的都會區及土城工業區,向西北方向延
iii
伸連結沿海地區的大園工業區、觀音工業區等,向西南延伸至新竹市及新竹科學園區;而其他地區則為NOx-limited區域。第四是未來情境說帖的擬定,雖然因為航空城的發展會導致桃園縣PM2.5濃度上升,但由於飛機起降導致大量NOx的排放,反而導致O3濃度的下降;此外,目前空氣污染防制計畫書規劃至105年的管制策略,可使得桃園市區及觀音鄉的臭氧濃度下降,但會使得其他地區的臭氧有些微的成長。還有,本計畫也發現削減量不能根據排放量的比率而做分配,否則會使得桃園市區以外的地區臭氧濃度稍微成長。第五是交通源排放物觀測,本年度在桃園市及中壢市各選擇一重要要道口,以及桃園機場第二航廈旁,比較交通源排放污染物濃度,顯示週間與週末之差異幅度又以桃園機場第二航廈為最大,三處不論週間或週末其日間PM2.5、EC、OC及PAHs之濃度均高於夜間之濃度,週間濃度均高週末之濃度。
最後,本計畫根據研究的結果,提出數項管制策略方案及建議,提供環保局參考。
|
中文關鍵字 |
細懸浮微粒、臭氧、劣化日成因、觀測、模擬、管制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