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新竹縣內共計有4站空氣品質人工測站(竹北、竹東、峨眉及山崎),103年度TSP、PM10及總懸浮微粒之鉛監測結果,均符合空氣品質標準(250、125及1.0
μg/m3)。新竹縣TSP、PM10及PM2.5等粒狀物皆於東北季風期間及沙塵號發季節測值較高,2月及5月上旬受到監測前一日大雨影響監測值較低,而在西南季風期間(6月至9月)較其他季風期間低,而7下旬因連日無明顯降雨且風速低,大氣不利擴散造成監測值較高。新竹縣各測站之落塵量均介於極輕微至輕微污染等級。依新竹縣TSP、PM10、PM2.5及落塵量歷年(97年至103年)監測值有逐年下降之趨勢,顯示環保局近年來推動污染源管制相關計畫皆有相當成效。本計畫於103年5月進行竹東測站PM10濾紙匣汰換,103年2月及5月進行竹東及峨眉測站落塵桶汰換及四個測站執行落塵桶酸洗作業,並於計畫期間進行帆
布、計時器及馬達汰換。本計畫評估建議於104年先行汰換竹東及山崎測站TSP儀器濾紙匣,其餘測站逐年進行汰換。
本計畫於103年1月28日提交酸雨監測規劃書並取得環保局同意備查後,自103年4月1日起竹北酸雨測站正式啟用進行監測。截至9月底,雨水pH平均值為5.57,酸雨發生頻率(pH<5.0)約29 %。位於橫山鄉的新竹站海鹽離子(Cl-、Na+、Mg2+等)濃度低於竹北站,於雨水中所佔的比例也較低,顯示海鹽離子濃度與距離海邊之遠近有關,往內陸會呈現降低的趨勢;主要致酸離子濃度(NO3-、nss-SO42-等)方面,竹北站皆略高於新竹站,顯示竹北地區的雨水有一定程度的酸化問題存在,若與中壢站相比,NO3-濃度三站相近,nss-SO42-濃度部分,中壢站則較新竹兩站為高;主要致鹼離子(NH4+、Ca2+)方面,新竹站NH4+之濃度與竹北站相近且低於中壢站,但Ca2+濃度部分,竹北站卻高於新竹站與中壢站,其於雨水中所佔之比例甚至高於NO3-或nss-SO42-之比例,表示其中和能力強,所以才會導致竹北站在雨水pH值中,沒有反映出雨水明顯酸化的情形,且此時期本地的致酸污染物濃度略高於新竹站,故本地之酸雨問題仍值得持續監測與關心。新竹縣內共計有6個環境噪音與6個交通噪音監測站,各監測站每季執行2次24小時連續監測作業,103年度噪音監測合格率為100 %。本計畫依合約要求已完成5處指定地點噪音監測,均符合陸上運輸系統噪音管制標準。
環保署於1月20日通知受影響縣市空氣品質即將惡化,經環保局評估後要求本計畫執行機動性監測,針對竹東及新豐測站執行TSP及PM10連續24小時監測,結果均符合空氣品質標準。本計畫於7月8~9日PM10濾紙進行16項重金屬(鉛、砷、鎳、鐵、鉻、錳、鋅、鈷、鉬、鎘、鈣、銅、鋁、鋇、鎂及釩)境內成分分析,四個測站均以地殼及揚塵指標元素濃度最高,並於交通排放指標元素濃度次高;另山崎測站有測得釩、鎳、鉬及錳,顯示該測站有受到新竹工業區之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