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源報告成果查詢系統

回收廢鋰電池再生資源之研究(3年之第2年)

中文摘要 國內目前營運中的廢電池回收廠僅處理鋅錳電池與鹼錳電池,回收的廢鋰電池係採境外輸出處理。以往之化學沉澱法應用在新型三元系鋰電池回收時,因鈷、鎳、錳三金屬共沉澱,導致回收金屬資源之純度與價值大減。本計畫第二年研究探討三元系(LiCoO2/LiNiO2/LiMn2O4)廢二次鋰電池正極材料之超音波輔助酸溶金屬、超音波輔助萃取、電滲輔助萃取程序。程序參數包括鍛燒前處理、酸當量、雙氧水添加量、超音波頻率、超音波功率、超音波工作週期、電滲析電壓、萃取劑皂化率等。結果顯示,鍛燒前處理及提高酸當量,對超音波輔助酸溶浸漬之金屬溶出效率無顯著差異。金屬溶出率由高至低,分別為採用超音波增幅器、超音波震盪槽,最低者為磁石攪拌機。採用超音波震盪槽輔助溶出正極材料,比原採用磁石攪拌方式所需之雙氧水量大幅減少80%。採用超音波增幅器輔助溶出正極材料時,錳未溶出,酸溶浸漬液為Co/Ni溶液,可省略Co/Mn/Ni多級萃取與反萃Mn的流程。超音波震盪機能夠輔助提高萃取率,但須靜置數小時始能恢復油水分層。電滲輔助萃取之電壓為30V,最佳萃取溶劑皂化率為50%。本計畫開發的精進技術,可提升回收金屬的酸溶浸漬效率及萃取效率。
中文關鍵字 鋰電池、三元系、溶劑萃取、超音波、電透析

基本資訊

專案計畫編號 EPA-103-X01 經費年度 103 計畫經費 1408 千元
專案開始日期 2014/01/01 專案結束日期 2014/11/30 專案主持人 王文裕
主辦單位 回收基管會 承辦人 廖淑秋 執行單位 朝陽科技大學

成果下載

類型 檔名 檔案大小 說明
期末報告 103期末報告(公開摘要版).pdf 0MB
英文摘要
英文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