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源報告成果查詢系統

屏東縣河川水質監測計畫

中文摘要 本計畫將今年屏東縣河川水質監測水質採樣結果與行政院環保署所頒布之「地面水體分類及水質標準」、「河川污染程度分類表(RPI)」及水質指數分類表(WQI)作比較,以評估屏東縣境內河川的水質狀況,進而建立屏東縣河川長期水質資料,供主管機關掌握屏東縣河川水質及未來擬訂相關管制措施參考,以達防治河川污染、保護河川生態之目的。 本計畫自104年1月起至12月31日止,各項工作預定進度及實際進度如表1所示。本年度採樣自民國104年1月至12月,已完成12次採樣檢驗分析。水質檢驗結果綜合分析如下: (一)東港溪流域:東港溪流域水質之優劣大致分為上游測站(含成德大橋及萬巒大橋)及下游測站(含五魁橋及港東二號橋)兩個河段;大體而言,上游測站之水質略優於下游測站。依RPI分類評估各測站水體水質,東港溪除港東二號橋3月份屬嚴重污染外,其餘月份水質屬於未受污染至中度污染。依WQI分類評估,本年度1月至12月,東港溪各測站月份水質指數大多介於良好至中下水體。東港溪流域上游測站的水質狀況略優於下游測站,但差異不大。 (二)林邊溪流域:林邊溪流域依RPI分類,新埤大橋測站皆為嚴重污染,林邊大橋測站則皆為中度污染。依WQI分類評估,新埤大橋測站除6月份為中下水體外其餘10個月份屬於不良或惡劣水體;林邊大橋各月份水質則介於中等到中下水體。 (三)萬年溪流域:萬年溪方面,本年度(104)水質與103年水質比較,並無太大差異性。綜觀而言,萬年溪水質主要為溶氧值偏低,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及總氮偏高。依RPI分類,萬年溪除廣東橋及復興橋於 4、5月份及崇蘭新圳與舊圳匯流處3及5月份屬嚴重污染外,其餘月份屬中度污染。依WQI分類評估,萬年溪各測站除崇蘭新圳與舊圳匯流處9月屬不良水體外,其餘測站介於中等至中下水體。 (四)其餘河川:縣管河川(林邊溪除外)及中央管之四重溪流域按RPI分類評估縣管河川 (含四重溪) 3月份除臨海橋屬中度污染外;6月份除龍鑾潭及臨海橋屬中度污染外;9月份枋山橋及臨海橋屬中度污染外,其餘各月份水質皆屬未受污染到輕度污染。依WQI分類評估,縣管河川 (含四重溪) 各測站除臨海橋3、6月屬中下水體外,其餘水質指數介於良好至中等水體。 建議 1. 針對未達公告水體水質測站之所屬排水流域,建議採取適當的污染源(畜牧廢水、家庭污水、工業廢水等)管制措施,包括:畜牧廢水處理之稽查、污泥妥善處理率之稽查、規劃興建污水下水道系統、推動設置污水截流設施、嚴格審核事業廢水之排放許可與發證,並持續進行事業廢水排放之稽查及許可證稽查之工作,以降低河川污染總量(如生化需氧量、氨氮量或總磷量)。 2. 各河川在不同月份及不同測站所得之污染程度均有差異,故未來在整治策略上應針對不同河段及不同季節,訂出不同之污染改善方法。建議未來在枯水期期間(每年11月至翌年4月)能加強各可能污染源(如畜牧場)稽查率,要求確實做好廢水處理,以減少污染排放。 3. 東港溪流域之NH3-N及T-P濃度高,大部分污染主要來自畜牧業之污水排放,建請未來可加強畜牧業稽巡查與輔導,以提高畜牧業污水處理設施開機率及正常操作。
中文關鍵字 河川水質監測

基本資訊

專案計畫編號 1030207-2 經費年度 104 計畫經費 790 千元
專案開始日期 2015/01/01 專案結束日期 2015/12/31 專案主持人 許正一、陳瑞仁
主辦單位 屏東縣政府環境保護局 承辦人 孔乃玉 執行單位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

成果下載

類型 檔名 檔案大小 說明
期末報告 104屏東縣河川水質監測.pdf 3MB
英文摘要
英文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