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源報告成果查詢系統

104年度澎湖內灣海域環境品質監測應變計畫

中文摘要 一、內灣海域水質:由本年度4月份調查結果可發現,各項目皆符合甲類海域水體水質標準;另9月份調查結果除內灣海域測點1表層溶氧量有略低於標準值外,本次內灣海域測點1表層超標狀況為非續發性單一事件,溶氧標準為≧5.0 mg/L,本次測得4.9 mg/L,數值接近標準值,非明顯偏低之情況,觀察現場採樣環境並無特殊異常情形,研判屬單一事件,其餘內灣海域各監測水質符合甲類海域水體水質標準。另特殊項目調查結果,氯苯類化合物、有機錫、壬基苯酚及多環芳香烴化合物測值皆低於方法偵測極限而無法檢出。 二、內灣海域底泥:由本年度4月份調查結果可發現,重金屬(汞、砷、鎘、鉻、銅、鉛、鋅) 檢測結果顯示各測站測值均低於底泥品質指標下限值,;而鎳測值於測站1、測站2及測站5皆有超過下限值但低於上限值之情況;另各測站沉積物之總有機物介於7.33%~12.9%之間。 三、漁港及造船廠水質調查:本年度漁港及造船廠水質重金屬(汞、砷、鎘、鉻、銅、鉛、鋅)檢測結果皆遠遠低於保護人體健康之海洋環境品質標準,有機錫部份與歷年比較,無明顯偏高情形發生,重金屬部份與歷年年度測值比較皆無明顯異常之現象。 四、漁港及造船廠底質調查:本年度漁港及造船廠底質檢測結果重金屬部份,今年度西嶼漁港(造船廠)、案山漁港(造船廠)、馬公第二漁港及馬公第三漁港測站銅測值高於底泥品質指標上限值。另前寮漁港及鐵線漁港鎳測值亦高於底泥品質指標上限值,宜特別留意。 五、海上平台及休憩海灘水質 本年度計畫在澎湖縣目前已完成3次之海上平台及1次之10處休憩海域水質調查,調查時間集中於6~9月之旅遊旺季。 (一)海上平台水質 由本年度調查之數據結果顯示,大腸桿菌群介於<10~500CFU/100mL間。由腸球菌群之數據顯示,各海上平台及外海區域測值介於<1~7 CFU/100mL,皆為優良之休憩海域,未顯示海水水質受人為廢水排入影響。pH、氨氮、總磷及生化需氧量測值全數皆符合甲類海域海洋環境品質標準。 (二)近海觀光休憩海域海水水質 本年度檢測結果顯示10個測站的大腸桿菌群測值介於ND(<10CFU/100mL)~280 CFU/100mL;腸球桿菌測值介於<1 ~ 130 CFU/100mL,當月8~9日間受中颱蘇迪勒影響,兩日合計降雨量達300毫米以上,屬暴雨等級,可能導致本月份兩處測站海灘水質為普通等級,其餘澎湖沿岸觀光休憩海域海水水質皆屬優良海域;生化需氧量測值皆為 <2.0 mg/L,相對於我國甲類海域海洋環境品質標準,皆低於規定之標準值 六、其他協辦事項 (一)說明會辦理部份,3場海洋污染應變蒐證及法規說明會,統計本年度已完成3場,於5月28日辦理「海洋油污染辦理緊急應變人員教育訓練、器材操作維護訓練」;7月23日辦理「前進安檢所之海洋污染緊急應變計畫及法規說明會」;10月14日辦理「毒性化學物質災害應變程序與案例分享」。 (二)海污考核之海洋污染稽查管制工作: (1)港口污染稽查管制工作:統計本年度已完成419次。 (2)商港與工業港、漁港等船舶稽查管制:統計本年度已完成120船次(漁船),商船部分完成10艘船次。 (3)緊急應變器材盤點:統計本年度已完成9次。 (三)本計畫每月進行漁港宣導,宣導對象主要係針對外藉漁工,主要宣導內容為(1)漁船汰換之廢潤滑油不亂排放,(2)船上產生之廢棄物請帶回岸上清運,(3)不隨意丟棄垃圾,愛護觀光資源,(4)不隨意丟棄漁網、蚵殼、蚵架等廢棄物,(5)可配合巡守或淨灘活動,主動清理岸邊垃圾,本年度(至11月底)完成10次宣導工作。 (四)海洋污染緊急應變兵棋演練: 本年度應變演練已於完成推演手冊,於8月5日辦理分工協調會、8月18日辦理預演,另於8月20日實際正式演練,期望藉由模擬污染案件之演練,協調相關機關,採取各種必要之緊急應變措施,防止污染災害擴大,期使意外災害對環境衝擊之損害降至最低程度。 (五)海洋污染防治媒體宣導提送:統計本年度(至11月底)已完成18篇新聞稿。
中文關鍵字 內灣海域

基本資訊

專案計畫編號 經費年度 104 計畫經費 2533 千元
專案開始日期 2015/03/19 專案結束日期 2015/11/30 專案主持人 古蕙嘉
主辦單位 澎湖縣政府環境保護局 承辦人 黃紫羿 執行單位 亞太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果下載

類型 檔名 檔案大小 說明
期末報告 期末報告-104內灣 (定稿)-送環保署.pdf 11MB
英文摘要
英文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