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本計畫為配合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相關水污染防治政策與稽查管制方案,加強列管及稽查放流水污染,宣導家戶污水源頭減量及推動化糞池污物清理等多項措施,以持續削減污染,落實省水減污、水質改善及提昇流域水質。本計畫期程自104年1月1日起至104年12月20日止,以下將就本計畫執行成果提出說明。
本計畫於今年度透過4場次法規宣導、稽查管制、輔導改善及辦理12家次事業廢水功能評鑑等提升本市列管事業之污水處理設備效能,總計稽查915家次、採樣203家次,於稽查採樣過程中發現缺失皆立即告知業者改善辦法,更一步彙整常見缺失於法規說明會中以案例搭配相關法令修正說明注意事項,期使本市列管事業皆能妥善操作避免發生違規情事。
在專案輔導部分,完成臺北市53家貯油場進行查核作業,1家已停工、2家改用天然氣,另外50家貯油場目前有皆正在營運中,查核結果防溢堤皆符合規定並備有應變器材。5家102及103年度遭處分業者複查結果其水質已符合放流水標準,9家103年功能評鑑業者複查結果亦已完成改善,現場查核與許可皆為一致,未有違法情事發生。
於其他專案查核部分,共計完成70家洗車業稽查、81件次傳統市(商)場及夜市巡查及203件飲用水設備查核作業,查核結果皆未發現有廢污水污染水體情事,飲用水設備皆依法規規定定期檢測水質並張貼公告於明顯處。
此外,水環境改善不只單靠政府部門的努力,亦需要民眾的共同守護參與,今年度特透過60場次省水減污宣導活動宣導民眾使用環保清潔劑,勿將家庭廢油傾倒至洗手槽造成下水道阻塞,總計參與人數達7千人次以上。
本市藉由橫向與縱向跨單位合作機制,整合市府應變資源及能量,透過平日水污染器材訓練及應變演練辦理,並整備檢修本市應變器材,於污染事件發生時發揮即時應變效果。今年度從八仙圳油污事件、基隆河復興空難至中油油料洩漏基隆河事件,皆能迅速啟動本市應變能量偕同相關局處共同處理污染案件,於2小時內將器材載運至現場並完成佈放圍堵,防止污染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