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一、提升全民低碳生活與氣候素養
(一)推動本市政府機關減碳共識營
本工作團隊針對溫室氣體減量技術與氣候變遷調適實踐於105年8月10日,假國立海洋大學第一會議室和105年10月17日,假基隆市文化中心第二會議室辦理政府機關教育訓練辦理2場活動,邀請專家學者授課6堂就節能減碳、溫室氣體減量、氣候變遷調適等議題,活動參與人數150人,共識營有減碳課程、低碳生活實踐與全球氣候變遷之認知,使本市各級機關能更深入了解推行之目的。
(二)培訓本市節能種子人員
本工作團隊輔導92名志工擔任節能種子人員,辦理培訓課程於105年9月9日,假基隆市文化中心第二會議室,邀請講師2名,說明會參與人數190人,為提升志工節能素養,課程包含居家節水節電知識,並由節能種子人員完成467戶家庭輔導和執行家戶落實成效問卷回收,達成以點至面促進市民珍惜資源及節約能源的目的。
二、推動全民落實「具體無悔措施」
(一)執行「具體無悔措施」輔導
本工作團隊以基隆市「政府機關」、「學校」、「企業或商店」、「村里或社區」為輔導單位,執行環保署公告「具體無悔措施」,總計執行28處,每處推動措施符合「地方政府具體落實無悔措施專案」,且完成十九項內之六項以上,並前往單位查核落實之情形,將查核結果填報於「低碳生活執行績效填報專區」,已於105年10月12日前全數查核完畢,政府機關達成率84%,學校43.2%,企業48.2%,里50.5%。
(二)辦理「具體無悔措施」說明會
本工作團隊辦理具體無悔措施推動說明會於105年9月12日、9月26日、10月5日、10月6日,假基隆市市議會第一會議室,共4場次,每場次60人,總參與人數240 人,向各單位說明應配合推動事項。
三、建置節能減碳成果展示區
本工作團隊已於10月20、21、26日活動辦理完成3場次成果說明會,假基隆市五福里里民中心;另於11月2日,假龍騰大地社區教室辦理1場說明會並設置配合低碳示範觀摩中心,建置「節能減碳成果展示區」,包含告示看板6面及採用環境教育輔導教具5件,納入環保教育擬訂與節能減碳、低碳生活及氣候變遷及其影響的教育宣導計畫,並邀請鄰近社區、村里參加,每場60人以上,共254人參與。
四、推動在地特色低碳有機飲食
(一)辦理低碳有機飲食及碳標籤產品宣導活動
本工作團隊與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合作,結合在地低碳飲食人員,以生動方式辦理低碳有機飲食及碳標籤產品宣傳活動3場次,每場40人,總人數達120人,活動已於105年10月21、24、25日,假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專業大樓三樓示範廚房教室辦理完成。
(二)開發特色創意低碳料理
已於105年10月21、24、25日,假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專業大樓三樓示範廚房教室辦理完成,並選用在地當季食材開發特色菜餚,設計6道創意低碳健康料理,並每場於宣傳活動擺放40份試吃品,民眾自備環保餐具即可試吃。
(三)推廣特色創意低碳料理
本工作團隊與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合作製作文宣食譜1000份及低碳料理海報100 份,並於各活動辦理時發送完畢,內容針對6道創意低碳健康料理之在地當季食材進行碳足跡盤查,清楚標示菜色減碳量、卡路里等,藉此推廣低碳健康飲食,已於105年10月25日完成驗收。
五、推動本市特色低碳旅遊
(一)規劃本市「低碳旅遊」路線
本工作團隊以本市現況為基準,依地域特性結合交通、景點、旅宿、企業或環境教育場域,規劃可行的低碳旅遊路線2 條,設計低碳永續旅遊導覽地圖,並印製地圖文宣1000份、海報100份,並於各活動辦理時發送完畢。地圖標示並簡介低碳環保相關設施、區域特色及人文景觀等項目,並說明各路線的各項行動碳排放量,已於10月4日驗收完成。
(二)整合低碳旅遊與綠色夜市
結合市府接駁或直達公車推廣,與在地綠色夜市星級商家、綠色餐廳、 綠色商店、綠色旅館合作6間以上,發行限量套票100套,並於各活動辦理時發送完畢,使民眾可攜票根至在地商家消費享折扣或其他優惠(本計畫不支應任何折扣費用及優惠),冀望將低碳旅遊、綠色夜市與低碳美食結合,帶動本市觀光發展,提升民眾環保素養,套票已於10月4日驗收完成。
(三)推廣本市 「低碳旅遊」路線
辦理行腳基隆旅遊愛地球說明會 1 場次,公開推廣2條低碳旅遊路線,邀請市府機關、媒體及講師2名,以平面圖畫展示地圖規劃成果並以宣導方式發表,推廣本市低碳旅遊路線,參與人數約2,000 人以上,活動已於105年10月22日,假基隆市海洋廣場辦理完成。
六、推動碳中和、溫室氣體排放量申報及執行成果登錄工作
(一)本市溫室氣體排放量應申報對象名單維護
協助環保局執行溫室氣體申報查核作業,依環保署公告「第一批應盤查登錄溫室氣體排放量之排放源」進行轄區內應盤查、登錄名單之確認,於規定期限前至「國家溫室氣體登錄平台」確認轄區內是否有新增或刪除公私場所,完成系統名單維護,並將名單函送環保署,105年10月19日已將台電協和發電廠、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資料上傳至系統,104年台電協和廠排放6,549,085.28公噸CO2-e,敦南科技排放3,844,512.55公噸CO2-e,經本工作團隊現場查核後並無異常。
(二)辦理碳中和宣導說明會
為了因應日益頻繁的極端天氣與溫室氣體排放挑戰,國際上開始掀起自願性的碳中和熱潮,辦理1場次碳中和宣導說明會,邀請BSI講師2名,參加人數58人,活動已於105年8月11日,假基隆市七堵區公所三樓會議室辦理完成。
(三)辦理本市碳足跡管理及減碳量計算
共辦理相關環保活動及會議15場進行碳足跡及減碳量計算,共排放1052.56 kgCO2,抵換量2172.09 kgCO2,確認活動和會議達成碳中和,另至「碳中和登錄管理平台」,已完成「自行確證」,上傳相關所需資料並已通過審核。說明會及相關活動類型符合環保低碳活動並取得低碳活動標章序號。上述活動或會議已需撰寫15場活動和會議的碳足跡管理計畫(CFM-Plan),並已完成碳中和宣告工作。
(四)配合環保署將相關會議、活動登錄於相關網站
為將提升全民低碳生活氣候素養(含共識營教育訓練、節能種子培訓說明會、落實具體無悔措施說明會、節能減碳成果說明會、低碳飲食及旅遊宣導活動、碳中和宣導說明會等)相關活動執行成果登錄至「低碳永續家園資訊網」、「綠網節能減碳平台」及其他環保署相關網站。
七、透過各式傳媒方式持續宣導節能減碳、氣候變遷之低碳生活與調適 作為推廣
(一)刊登於平面媒體1則,內容為在地低碳料理推與廣結合本市低碳旅遊及料理版面大小為市面報紙單面之二分之一(十全),並於105年10月25日刊登於中國時報。
(二)特色低碳旅遊路線推廣
利用在地公車車體廣告推廣本市低碳旅遊路線,5台公車版面大小為車體單邊 1 幅,刊登廣告於105年10月20日至105年11月19日止,共1個月;並於105年10月份投稿本市市刊1則,將低碳旅遊路線持續推廣。
(三)透過電子媒體持續推廣
維護本市「基米愛地球FACEBOOK粉絲專頁」,定期更新網頁資訊, 內容需提供便捷之氣候變遷與活動相關資訊11則,粉絲人數達4,255人次,並於年度內已提送12篇新聞稿以上。
八、創新作為與其他行政配合工作事項
(一)相關行政工作及臨時交辦事項配合
本工作團隊配合行政院環保署及溫室氣體減量管理法施行,依規定時程繳交成果報告及行動執行方案,出席相關會議,如2016循環經濟與韌性城市國際論壇協助和基隆市政府行政科的殯葬-節能減碳宣導,並製作會議報告資料、完成資料填報、活動查核作業及推動低碳家園、節能減碳、氣候變遷調適、溫室氣體減量等相關執行工作。
(二)加強輔助宣導活動成效及配合度提升
本工作團隊配合基隆市轄內其他活動加強低碳生活推廣,購置文宣品愛盲手工肥皂100份和悠遊卡300張以利宣導、提升配合度及活動成效。
(三)地方特色項目創新及考評成績爭取
本工作團隊已於行政院環保署規定期限11月30日前,彙整本市跨局處各項節能減碳績效成果,提出推動本市因應氣候變遷減緩之低碳生活與調適相關作為,至中央指定網路平台-EcoLife Taiwan清淨家園顧厝邊綠色生活網並將活動成果登錄,共發表文章15篇和發起活動15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