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年度花蓮縣收出來不易流通回收物回收推動計畫
中文摘要 |
花蓮縣之部分回收物因變賣低價或無便利去化管道造成回收量無法有效呈
現,以農藥行為例,經調查各農藥行與上游經銷商間並未有良好逆向回收管道,
導致農藥廢容器之回收量不如預期,深色玻璃瓶因變賣價格較低亦有相同之問
題,為精進廢玻璃容器與農藥廢容器之回收,暢通回收管道,故透過本計畫辦理
回收兌換宣導活動,強化本縣廢玻璃容器與農藥廢容器之回收管理工作。
主要回收項目以廢玻璃容器與農藥廢容器為主,廢乾電池與廢光碟片為
輔,工作項目為辦理回收兌換宣導活動,包括各鄉鎮定點巡迴宣導、電台與帄面
宣導及結合社區和農會產銷班加強宣導等,以下即針對統計至105 年10 月31
日止之各項工作成果進行摘要說明。
一、 在提報環保署計畫中,預計本計畫年度辦理回收兌換宣導活動後,清潔隊
體系回收量可提升5%。環保署資料統計至今年10 月為止,與104 年同期
回收量相比,清潔隊之廢玻璃容器回收量約提升17.73%,農藥廢容器回
收量約提升374.06%。
二、 配置巡迴宣導車輛及相關宣傳設備,包括車身張貼宣導文宣、聲音播放設
備、資源回收設施及宣導關東旗四組,加強活動辦理前之宣導作業。
三、 於13 鄉鎮市共計51 處地點辦理回收兌換宣導活動,包括富里鄉、光復鄉、
玉里鎮、瑞穗鄉、鳳林鎮、壽豐鄉、秀林鄉、卓溪鄉、新城鄉、萬榮鄉、
豐濱鄉、吉安鄉及花蓮市等各鄉鎮市均至少設置三處固定之回收兌換地
點。
四、 共辦理106 場次回收兌換宣導活動,參加總人數為6,391 人次,廢玻璃容器回收量共23,224.9 公斤,農藥廢容器回收量共1,979.9 公斤。帄均單場活
動參加人數為60 人次左右,回收廢玻璃容器約219.1 公斤,農藥廢容器約
18.7 公斤。
五、 電台媒體宣導部分共完成508 檔次之播送,五月及六月於中國廣播公司花
蓮臺鄉親網、花蓮蔬菜運銷合作社附設農民電台及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附
設漁業廣播電台進行託播宣導共308 檔次,七月於燕聲廣播電台託播宣導
100 檔次,八月於蓮友廣播電台託播宣導100 檔次。
六、 共製作50 份清潔車輛託播音檔,交由各鄉鎮市公所清潔隊於清潔車
收受民眾垃圾時播放活動宣導,吸引民眾注意並達到宣傳效果。
七、 帄面宣導部分,製作宣導海報一式300 張,於五月份發送至各鄉鎮
市公所、農會及社區發展協會等約200 處協助張貼公告,並於七月
份發送修正後活動場次海報至各鄉鎮市公所、農會及活動辦理地點
等約100 處。
八、 帄面宣導部分,製作宣導單張文宣一式20,000 張,於五月上旬及七
月下旬時進行蘋果日報、自由時報、聯合報、中國時報、經濟日報及工
商時報等六大報系訂戶夾報作業各10,000 張。
九、 帄面媒體宣導部分共登載三則專刊於聯合晚報,內容為廢玻璃容器及
農藥廢容器回收方式、回收管道之宣導,並加強回收兌換活動之宣傳及說
明計畫執行成果。
十、 網路媒體宣導部分於兩個帄台共發布34 則活動相關資訊,並於「花
蓮縣環保局資源回收資訊網」建立廢玻璃容器及農藥廢容器回收兌換資訊
專區,並配合「花蓮資源回收走透透」粉絲專頁,隨時更新活動資訊及活
動現場辦理情形。
十一、 辦理宣導說明記者會一場,共十家媒體單位到場參與,並於中廣
新聞網、指傳媒、洄瀾網、自由時報、台灣新生報、中國時報、公視新聞
網、民視新聞及聯合報等媒體登載記者會宣傳之兌換宣導活動內容。
十二、 製作代言人偶「小粉源」,並配合本縣回收代言大使「小回藍」,
共同參與資源回收相關宣導活動及環保行動劇之拍攝。
|
中文關鍵字 |
資源回收、農藥廢容器、廢玻璃容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