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源報告成果查詢系統

南投縣105年度 PM2.5貢獻源鑑別及來源推估計畫

中文摘要 南投縣雖單位面積之機動車輛、工廠密度等環境負荷較鄰近的台中市、彰化縣、中部地區或台灣地區平均值為低,然而,據自動空品測站監測值顯示,2009年至2015年間,南投縣南投測站PM2.5 24小時手動監測平均值的不合格率為33.33%,高於鄰近的台中市忠明測站(不合格率25.14%)、彰化縣彰化測站(不合格率26.32%)及嘉義縣朴子測站(不合格率29.83%) ,僅低於雲林斗六測站(不合格率41.05%)。因此,為瞭解南投縣細懸浮微粒之成因並加以管制,本計畫彙整近年國內之研究成果,檢測固定污染源、建立固定源PM2.5排放指紋資料,並利用TEDs 8.1資料庫,以GTx軌跡模式模擬外縣市對本縣市PM2.5貢獻量與相關性,以明確地掌握南投縣的PM2.5污染特性、成因以及主要貢獻來源,瞭解南投縣境內細懸浮微粒的原生性或衍生性污染來源與貢獻量,作為後續擬訂相關管制策略之參考。計畫執行期程為105年3月15日至105年12月31日。 本計畫工作項目,包括:(1) 彙整國內外近年有關PM2.5相關研究計畫、論文及監測報告,分析出現高PM2.5濃度之氣象條件並探討其與前驅污染物之相關性,藉以瞭解影響各測站高PM2.5濃度升高之主要原因;(2) 建立本縣主要排放行業或廠家之固定源PM2.5排放指紋資料;(3) 以軌跡模式模擬解析各縣市各類污染源對南投的貢獻量;(4) 利用統計技術分析南投縣境內空品測站與臨近縣市測站之相關性,以輔助釐清污染物傳輸路徑;(5) 針對本縣PM2.5污染特性擬定具體可行之管制方案,規劃減量策略並針對PM2.5相關內容舉辦三場民眾宣導說明會。 經 GTx模擬後發現,各縣市PM2.5污染源對南投縣之貢獻當中,以台中市貢獻量為最高,約近兩成(18.3%);而南投縣本身貢獻量居次,約佔一成(9.4%)。整體而言,南投縣所受之PM2.5污染多來自北面縣市所貢獻,且各縣市以點污染源對南投縣PM2.5濃度貢獻最顯著,面污染源次之,線污染源最低。 固定污染源採樣中,本計畫篩選南投縣8個主要行業別,執行8根次排放管道PM2.5採樣及成份分析,並建立指紋資料庫及排放係數。燃木鍋爐排放過濾性PM2.5(FPM2.5)濃度為70.7~59.8 mg/Nm3為最高、次為食品業FPM2.5濃度為20.0 mg/Nm3,焚化爐共兩根次,其排放濃度最低,介於0.09~0.54 mg/Nm3。過濾性PM2.5經換算燃料/原料使用量後,得燃木鍋爐排放係數介於819-401 g/ton、食品業排放係數為460 g/ton、燃煤鍋爐排放係數為17.0 g/ton、焚化爐排放係數介於4.01-2.31 g/ton、灰鐵鑄造排放係數為1.42 g/ton、瀝青業排放係數為0.05 g/ton。 凝結性PM2.5(CPM2.5)所佔比例(CPM2.5/(CPM2.5+FPM2.5))介於19.38~99.94%,以焚化爐所佔比例較高,此可能與煙道氣溫度較高有關,因此煙道氣中CPM2.5之排放濃度不可忽略。另外,碳成份及硫酸鹽為煙道PM2.5之主要成份,為了減少PM2.5形成,可提升鍋爐燃燒效率減少燃料使用量、並建議業者選購含硫份較低之燃料或清潔燃料。 另外,綜合近三年執行成果顯示,本縣PM2.5貢獻源以境外及外縣市為主(70%),而縣內則以移動源(7.26%)及逸散源(20.16%)為主,故管制策略建議本縣與台中市、彰化縣中部空品區縣市,以及雲林縣、苗栗縣等鄰近縣市合作進行聯防聯控管制;在縣內管制的部分則以移動源之風景區大眾運輸工具排放管制、光化來源管制、增設交通監測站;逸散源則以裸露地及農田裸露時期植生綠覆、農廢燃燒稽查管制、農田風化揚塵控制、餐飲業加裝油煙控制設備;另外於其他嚴重污染日依污染等級,即時採取工業限產、限排,機動車限行等措施。
中文關鍵字 南投縣、PM2.5、指紋資料、軌跡模式

基本資訊

專案計畫編號 經費年度 105 計畫經費 2860 千元
專案開始日期 2016/03/15 專案結束日期 2016/12/31 專案主持人 林明德
主辦單位 南投縣政府環境保護局 承辦人 吳佩娟 執行單位 國立中興大學

成果下載

類型 檔名 檔案大小 說明
期末報告 期末報告(定稿).pdf 17MB

-

英文摘要 -
英文關鍵字 PM2.5, CMB, G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