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源報告成果查詢系統

110年度關渡自然公園水磨坑溪人工濕地操作維護計畫

中文摘要 關渡自然公園為國內歷時最久、投資最大(150億元)的公園開闢計畫。而流經關渡自然公園之舊貴子坑溪、水磨坑溪影響過去靠漲退潮維持的棲地生態,面臨陸域化與水質污染衝擊。經92年度「影響關渡自然公園生態環境之舊貴子坑溪、水磨坑溪污染整治計畫」提出數種關於水磨坑溪污染減量可行策略與評估比較方案。94年獲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補助經費,經臺北市政府同意,於關渡自然公園內建置一處具移除水磨坑溪污染的人工濕地現地處理設施,95年10月完工運轉至今15年。 經過10個月操作,有效發揮人工溼地之水質淨化功效。水質檢測出流口溶氧平均3.2mg/L(計畫目標溶氧:3.5 mg/L以上或近5個月平均值高於3.5mg/L)。生化需氧量4.9 mg/L (計畫目標:生化需氧量:5.0mg/L以下或近5個月平均值低於5.0 mg/L)。氨氮0.11mg/L(計畫目標:氨氮1.0mg/L以下或近5個月平均值低於1.0 mg/L)。水量的部分,平均流量為1,755CMD(109年為2,172CMD),FWS-4出流端流量為482CMD(109年為549CMD),主要原因是4月及5月遇見百年大旱雨量較少及沉水泵浦效率差,經過7月份泵浦改善後,8月份達到2,837CMD。濕地環境教育宣導工作,舉辦10場次配合機關需求辦理導覽及其他濕地宣導活動,共10場次236人次參加(509人時);校園濕地環境教育推廣活動20場次,共計468人參與,完成521人時。總計704人參與。 本濕地透過每個月定期且持續的維護管理作業,使其成為臺北市內具有生態、環境教育的場所,可以充份發揮水磨坑溪人工濕地水質淨化、生態保育、滯納洪水、調節氣候、環境教育等多重功能與價值。
中文關鍵字 水磨坑溪、濕地

基本資訊

專案計畫編號 經費年度 110 計畫經費 1413.82 千元
專案開始日期 2021/03/01 專案結束日期 2021/12/25 專案主持人 劉正祥
主辦單位 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承辦人 林怡菁 執行單位 台灣濕地復育協會

成果下載

類型 檔名 檔案大小 說明
期末報告 110年水磨坑溪期末報告書 11.25定稿本.pdf 16MB

..

英文摘要 ..
英文關鍵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