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源報告成果查詢系統

運用紅外光遙測技術執行石化工業區污染監測計畫

中文摘要 本年度計畫的調查範圍,著重在瞭解大社、林園石化工業區之外,高屏空品區其他石化相關工廠的揮發性有機空氣污染物的逸散情形。調查結果顯示,有別於大社、林園工業區石化專區的原物料產品逸散,污染物種以甲醇、二甲醚、異丙醇、二甲苯、丁酮、和丙酮等有機溶劑為主;其中除了K02廠的甲醇逸散為持續的高濃度逸散以外,大部分的污染物逸散屬於短時間(瞬間)的高濃度逸散,或低濃度的逸散。 針對工廠之製程區的化合物逸散情形,以逸散量較小的瞬間高濃度逸散為主。依據污染物逸散的型態,在逸散的濃度、物種相同的情況下,持續性的高濃度逸散,其逸散量為瞬間高濃度逸散(數十分鐘至數小時)的數十倍。以本年度調查的K02廠之甲醇逸散情形,改善前的逸散量約為7.5 Kg/hr(平均濃度225 ppb),改善後降為0.52 Kg/hr(平均濃度14 ppb)。其污染物逸散到大氣中的量,隨著問題持續的時間而定,因此,瞬間的高濃度逸散量,對空氣品質的衝擊,遠低於長時間的高濃度逸散。 在工業區鄰近村落的調查結果顯示,工業區內工廠的製程原物料和產品的逸散,在適當的風向和風速的條件下,將會對下風處的村落造成異味的影響。依據本年度的調查結果顯示,造成異味污染的有機空氣污染物,不論是在大社、林園或六輕工業區,都以1,3-丁二烯、氨和臭氧為主要物種。其中,1,3-丁二烯為工廠的原物料;氨的來源包含農業、畜牧業、養殖業和工業用途;臭氧的來原則為光化學的二次污染物。 六輕工業區的調查結果顯示,工業區內各工廠逸散之污染物,彼此交互影響情形普遍。污染物濃度較高的有L04廠的醋酸乙烯酯及L06的二氧化硫,其瞬間的濃度均超過1 ppm,其逸散的型態都屬於突發性(持續時間數小時)的高濃度逸散。其中,醋酸乙烯酯的洩漏,經協談說明,由工廠改善之後的調查結果顯示,最大濃度由1 ppm(逸散量9.5 kg/hr)下降為0.1 ppm(0.9kg/hr)以下,檢量達90%以上。 在化學性災害的應變方面,本計畫依據90年福國化工爆炸事故的處理經驗,協助環保署建立化學性意外事故的空氣品質調查模式。計畫執行期間,分別在高雄和新竹放置一部FTIR和操作人員,以隨時支援類似事故的現場空氣品質調查工作。在7月5日,基隆港發生船舶運輸過程之化學品洩漏事件,本中心立即趕往協助調查洩漏物質和濃度。此外,配合空保和毒管處,分別在三月份和五月份於台中港區進行全國性的緊急應變演練,提供各縣市環保、消防、衛生主管機關,及相關工廠在意外事故時,現有應變程序之外的現場空氣品質監控機制。
中文關鍵字 傅立業轉換紅外光譜儀

基本資訊

專案計畫編號 EPA-91-FA12-03-A043 經費年度 091 計畫經費 5650 千元
專案開始日期 2002/02/26 專案結束日期 2002/12/31 專案主持人 張寶額 博士
主辦單位 空保處 承辦人 執行單位 工業技術研究院 環境與安全衛生技術發展中心

成果下載

類型 檔名 檔案大小 說明
期末報告 0000007334.zip 16MB [期末報告]公開完整版

Application of the FTIR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 in measuring pollutants in a petrochemical industrial area

英文摘要
英文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