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本計畫為臺中縣酸性沈降物之調查研究的第二年計畫,此年度的工作重點持續第一年度的酸雨採樣分析工作,建立全年酸雨成分資料,雨水的採樣從上年度11月開始至此年度10月底止,在沙鹿測站、大里測站及東勢測站,總共收集129個雨水樣本,整合第一年的採樣數據,已完成2002至2003年(2002年5月至2003年10月)的酸雨成分分析。
臺中縣境內2002年11月至2003年10月底止,雨水的pH年平均值為4.7,酸雨發生率為49 %,沙鹿、東勢及大里三個測站的雨水平均pH值分別為4.66、4.68及4.86。水溶性陰陽離子方面,雨水的主要致酸物種為SO4=,其次為NO3-,主要中和物種依序為NH4+及Ca2+。2003年臺中縣境內雨水中各物種濃度與2002年比較皆有上升的趨勢,這與本年度臺中縣境內降雨量較往年下降30%~50%有關;本計畫2002年~2003年觀測期間與1991~2000年臺中港地區酸雨數據比較SO4=濃度有明顯減量成效,但NO3-和NH4+的變化趨勢較不明顯,而Ca2+濃度變化有較往年減少,SO4=濃度因臺中縣政府施行「電力業和鋼鐵業加嚴排放標準」後有逐年減量及控制的情況。
酸性離子濕沈降通量以大里測站最高,約20.97 Kg ha-1 yr-1的nss-SO4=降至地表,東勢測站約15.72 Kg ha-1 yr-1,沙鹿測站約9.45 Kg ha-1 yr-1。NO3-之濕沈降通量仍以大里測站最高約20.29 Kg ha-1 yr-1沈降至地表,東勢測站約16.35 Kg ha-1 yr-1,沙鹿測站約7.71 Kg ha-1 yr-1落至地面,與2002年相比較,三個測站中各物種之沉降通量皆有下降之現象。臺中縣境內nss-SO4=及NO3-酸沈降總量約為3,314及3,327 Tons yr-1,本計畫推估SO2及NOx相對總沈降量約為2,209及2,039Tons yr-1,與2000年SO2和NOx總排放量16,206 Tons yr-1和68,940 Tons yr-1相比,計畫執行期間SO2約有14 %沈降至地表,而NOx沈降比例僅有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