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源報告成果查詢系統

96年度引發空污之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研究計畫

中文摘要 台灣的農產品種類種多且產量龐大,除了農產品本身外,與農業息息相關的食品加工業也有不少的產品。這些田間生長的農作物在生產過程中、採收以及收穫後的加工都會產生廢棄物,例如經過採收後遺留餘田間的根、莖、葉等無法做為人類食品的部分,以及經過農產加工後剩餘的果皮、菜渣等物質,這些常見的農業廢棄物含有大量有機物質,以往常見的處理方式為棄置田間、掩埋待其慢慢變成土壤的養分,或是經由燃燒處理使其碳化,以稻桿為例,露天燃燒稻桿在收成期的中、南部是常見的一種景象,這些農業廢棄物被隨意焚化,會造成相當程度的空氣污染,包括了懸浮微粒濃度增加、降低能見度、產生氮氧化物及硫氧化物等氣狀污染物,還有燃燒產生的臭味問題。近幾年來政府大力推動「永續農業」,包括有機農業、施肥灌溉管理、輪作與綠覆、生物防治、有益與共榮植物的開發、休耕制度與土壤管理、農業廢棄物生質轉換等。目的多在維持及增進農田地力,循環利用資源,加強環境生態保護等,由此可知,為了維護良好的環境品質及響應永續農業的發展,不可隨意棄置、任意處理農業廢棄物,需經研究調查相關的數量、處理方法,並由其中找出最合適的處理方案及管制措施。 南投縣歷年耕作面積逐年減少,但隨著農業生產技術提升,單位面積產量也有所提高,仍產生大量的稻作廢棄物,95年南投縣稻作耕地面積總共為4,658公頃,稻桿等廢棄物總共產生27,946公噸,稻殼廢棄物也高達5,802公噸。 以2006年為例,假設南投縣境內有25%之稻作廢棄物進行露天燃燒,則TSP、CO、NOx 、CO2 、NMHC的排放量估算分別為29~77、15.4~405、3~3.5、117~134、29~63公噸,若能再利用稻作廢棄物,除了可以減少上述之空氣汙染物及溫室氣體之排放量外,也可避免因農廢露天燃燒而導致空氣品質下降,對於提升空氣品質來說是重要的一環。 稻作廢棄物資源化以稻桿作為RDF衍生燃料之原料為可行之方案,稻桿透過黏著劑的添加,並配合擠壓加工的技術運用,製作高科技的環保衍生燃料是相當可行的方法,透過成份分析及燃燒實驗的結果顯示,其在燃燒能力表現上並不遜於傳統的木材及木炭,未來衍生燃料產品商業化後相當適合使用於傳統鍋爐燃燒之產業,不僅於油價高漲的年代能夠有效的降低成本外,同時對於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也有正面的功效,可減少硫化物及氮化物廢氣排放量。但因生產成本仍然高於一般的傳統木炭及木材,應此未來將可以進一步的進行成本效益分析,有效的降低生產成本,環保衍生燃料將是業者另一個燃料的新選擇。 以南投縣而言將稻作廢棄物用來產製生質燃氣,是較為可行之方案,目前水稻乾燥中心已有部分將水稻乾燥設備改裝成利用稻殼作為輔助燃料,以現有的設備再加以改良成可產製生質燃氣之氣化爐,可以有效利用稻殼及稻桿廢棄物外,產出的生質燃氣也可作為輔助燃料之用,同時,也可節省燃料費用。
中文關鍵字 農業廢棄物, 稻作廢棄物, 資源化利用, 空氣汙染物

基本資訊

專案計畫編號 經費年度 096 計畫經費 1770 千元
專案開始日期 2007/04/01 專案結束日期 2008/03/15 專案主持人 陳世銘
主辦單位 南投縣政府環境保護局 承辦人 執行單位 台灣大學生物能源研究中心

成果下載

類型 檔名 檔案大小 說明
期末報告 期末報告定稿.pdf 8MB [期末報告]公開完整版
英文摘要
英文關鍵字